透明质酸钠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,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提取法和细菌发酵法。考虑到透明质酸钠含量的高低以及易于获取的程度等成本因素,能够用于生产的原料主要为鸡冠、人脐带和动物眼球。细菌发酵法是利用某些种属的链球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,向胞外分泌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成分的荚膜而形成的。 两种方法生产的透明质酸钠对比如下: 提取法: 存在状态:在原料中与蛋白质和其它粘多糖形成复合体,分离纯化复杂。 Mr:取决于动物组织原料,基本无法控制,一般为(0.1~2.5)*106。 品质与产量:取决于动物组织原料的品质与数量 成本:高 动物来源病毒污染:有可能 发酵法: 存在状态:在发酵液中游离存在,易于分离纯化。 Mr:可通过发酵法培养的参数条件进行控制,一般为(1.0~4.0)*106。 品质与产量:品质可控,产量无限制 成本:低 动物来源病毒污染:无可能 更多透明质酸钠产品信息联系我们:400-6262-623